2008年3月17日 星期一

The Benefits for Men Doing the Housework



According to a recent report that are released by the Council on Contemporary Families suggests the payoff for men doing more chores could be more sex.

The report summarizes several recent studies on family dynamics and provides a point that “In the USA, men's absolute and proportionate contributions to household tasks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substantially lessening the burden on women.” This report quote Coltrane’s research in 2000 says that women will have perceptions of fairness and better marital satisfaction, if husband do more of the housework. And it will decline marital conflict for the couple.

"More couples are sharing family tasks than ever before, and the movement toward sharing has been especially significant for full-time dual-earner couples," the report says. "Men and women may not be fully equal yet, but the rules of the game have been profoundly and irreversibly changed."

Joshua Coleman, a San Francisco-area psychologist says that equitable sharing of housework i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levels of marital satisfaction -- and sometimes more sex too!

Souce: http://www.contemporaryfamilies.org/subtemplate.php?t=briefingPapers&ext=menshousework

It sounds reasonable, if husband who do more housework can raise the relationship of couple and sex life. But I am not sure whether this rule is suitable for Taiwan or not. The equality of men and women is accepted in the Western, but most Eastern families agree that women have to do the housework. But it seems to have a little change in recent years.

I think that Feminism and the concept of fairness between men and women are accepted gradually in the Eastern are critical factors that chan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 and women. Furthermore, modern women have the ability to live dependently will be another important factor. Maybe, in the future, it is normal for couple sharing all hosework in the world.

For me, it is a very interesting news, because I always do the housework in my home. In fact, I am not always willing to do these chores, but just want to decline my mom’s burden. After understanding the benefits of doing housework, I think I will do more housework after marriage to help my marital satisfaction.
This website provides some useful skills that persuade men to do housework.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jan/4/life/family-1.htm

2008年3月4日 星期二

挪威的森林讀後感

由於上人文課的因素,又重看了一次《挪威的森林》,我很喜歡這本書並寫成讀後心得跟大家分享。

故事簡介



《挪威的森林》一部設定在六○年代日本學運時代的東京少年故事,主角與兩名女子的愛情物語,一個有著恬靜形象、另一個則像旺盛的生命動力,村上春樹自己曾說《挪威的森林》是一部有著「激情、寂靜、悲哀」的愛情故事,一部百分之百的愛情小說。這本小說在八○年代席捲日本,銷售數字突破五百萬冊,算起來每七個日本人就有一個人讀過《挪威的森林》。


這篇故事是採用倒述的手法來作鋪陳,故事一開始是主角(渡邊)37歲時在搭機到達德國時。當飛機順利著地時,天花板上的擴音器中輕輕地流出BGM音樂來。正是披頭四的“挪威的森林”。一如往昔,這旋律仍舊撩動著主角的情緒。以此作為開場。





當渡邊抬起頭仰望飄浮在北海上空的烏雲,一邊思索著過去的大半輩子裡,自己曾經失落了的。思索那些失落了的歲月,死去或離開了的人們,以及煙消雲散了的思念。因此他開始回想起18年前答應直子要永遠記得他,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原本鮮明的記憶開始要用越來越多的時間來回想,甚至連她的長像也要花越來越多的時間才能想起,因此渡邊決定將這些回憶寫成小說。


在介紹故事之前,我想先將當時日本的社會背景作介紹,以較能有深刻的體會。根據柯杰光先生的資料指出日本在60、70年代是一個風起雲湧的年代,政治上動盪不安。戰後日本受制於美國,實行了憲法為首等民主制度;當舊的傳統還未去,新的未建立時,日本又在美國的扶助下,以令人咋舌的速度,發展經濟,從而進入了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當所謂的「全共鬥」學運漸次失敗和結束,大學恢復了原先的秩序,年青人不得不搭上時代的快車,被高速增長的經濟牽著鼻走。學運的結束,不但意味著具有普遍意義的希望和理想的幻滅,同時象徵了一個時代的結束,亦預示了另一個新時代的誕生。


書中主角渡邊與Kizuki及Kizuki女朋友直子是好朋友,然而渡邊與直子交集並不多,但Kizuki有一種能隨時意識到氣氛變化、並巧妙應付的能力。同時更有種罕見的能力,能從對方無聊至極的談話中,設法找出幾個有趣的話題來。但Kizuki這能力只用在他們三人之中,因此三人成了好朋友。但當Kizuki自殺且並沒留下遺書後,一切都變了。


渡邊與直子為了脫離失去Kizuki的傷痛,均各自選擇到東京上大學。然後又在東京見到面且交往,但這一切都走著非常辛苦,直子一直都沒辦法走出自己,而渡邊在愛上直子後一直希望可以協助她走出來,但到最後還是沒辦法,最後直子仍然是選擇用自殺的方式來作解脫。


在段時間,渡邊也同時認識了他一個大學學長永澤,一個有顯赫家世與高度智商,因此他在作任何事都一帆風順,但渡邊並不像其它人一樣崇拜他,可能是這因素他把渡邊當好朋友,但他本質是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永澤本身已經有一個很好的女朋友,初美。初美無論在任何方面都很符合永澤的要求,同樣是出身於富裕的家庭,可以說是門當戶對。即使她知道永澤到處胡混,她也甘願承受這種不平對,一心一意地愛著永澤,可是永澤一方面覺得高攀不起,另一方面,他又覺得初美愛他是理所當然的。因此渡邊內心深處一直這件事很不以為然。


另外一個女主角—綠,在渡邊相當混亂時出現,她與直子完全不同,她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女孩,且與直子不同的是她是真的喜歡、欣賞與愛著渡邊,讓人有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雖然一開始她在渡邊心中的地位並沒直子重,但慢慢的,她也在渡邊心中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


結局要大家去看過書後才能感受到,因為光用這樣的敘述並不能把這本小說所要傳遞給大家的想法完整的表達出來,因為並沒有絕得的結局,且大家的感受也都不一樣,須用心去咀嚼字裡行間的文字才能有所感動也才能有著屬於自己的結局。

註:推薦賴明珠所譯的版本。

作者簡介


村上春樹1949年生,日本早稻田大學戲劇系畢業。受歐美文化薰陶,被譽為日本「八0年代文學旗手」,曾獲得「群像新人賞」、「野間文藝賞」、「谷崎潤一郎文學賞」,並被名評論家推舉為最具都市感受性的作家、最能掌握時代特質與節奏感的作家。


村上自幼所接觸的都是外國文學,日後他也坦承到目前為止涉獵的日本文學有限,是因為小時候的環境決定了往後的閱讀性向。22歲還是早稻田大學學生時結婚。25歲時夫妻兩人開了一家爵士咖啡廳。村上一邊經營爵士咖啡廳,晚上還繼續在廚房的桌子上寫作,參加由「群像」雜誌主辦的群像新人文學賞比賽。


1979年,村上30歲初試啼聲的「聽風的歌」,一舉摘下桂冠,「聽風的歌」一書並旋即由講談社出版。《尋羊冒險記》是村上成為專業作家後寫的第一本小說。


成為專業作家後的村上,生活的內容和作息有了很大的改變。以往到凌晨二、三時都還未入睡的村上,現在卻過著晚上十時就寢,早上六時起床的規律生活,而今可以跑完全程的馬拉松,他的寫作態度也是一場馬拉松,規律不間斷。村上算是相當多產的作家,從1979年耕耘至今,長篇、短篇小說、隨筆、翻譯作品等,加起來超過四十部。村上寫作的節奏通常是長篇和短篇交替進行,唯一的例外是長篇的《挪威的森林》後,接著又繼續另一長篇作品《舞.舞.舞》。 1997年完成第一部報導文學作品《地下鐵事件》;1999年完成平衡報導的《約束的場所》。

前言


首先我跟大家分享「水仙子」這個心理學常用有關自戀症的說明,這是我在一次很偶然的情況下看到柯杰光先生對挪威的森林中的人物用這方式來分析,我覺得相當的貼切同時也解決我多年來無法瞭解作者對這些主角一些行為所想傳答的意思。接下來我就引用柯杰光先生對「水仙子」的解釋。


如果從心理和神話的角度去分析,就會了解到他們戀愛的悲劇性,是因為他們具有自戀症的性格。我們將這些自戀症的人物稱為「水仙子」。弗洛姆指出「積極的自戀者,臉上時時表現出特異神彩或自大;消極的自戀則常常表現出憤怒、憂鬱不安和孤獨。」,故此,自我向內退縮便形作自憐;自我向外過份膨脹便形作自私利己,在《挪威的森林》中便看兩種不同的極端,直子代表極端的自憐,而永澤則代表極端的自私利己。

「水仙子」一詞出自希臘神話,現將神話引述如下:
水仙子是長得很美的男子,很多山林女神 ( nymph ) 都傾慕他,但他對她們不屑一顧。其中有個叫「回聲」 ( echo ) 的女神,因為單戀著他而致形銷骨立,終於死去,在死前她請維納斯女神為她報仇,因為水仙子那副鐵心腸令很多人傷透了心。後來,維納斯使水仙子走到一個水池旁邊,看到自己的倒影,心生愛慕。但當他用手觸摸它時,影像破滅了。待池水再平靜時,影像又再出現了。水仙子向它說話,但得不到回答。他便向它打手勢,它只有打相同手勢給他。這個啞劇做了很多次,水仙子也嘗試再觸摸那影像,但還是失敗了。最後水仙子憂鬱而死。死時還不知他所愛的是自己的影像。上天神衹把他的身體變成水仙花。


這則希臘神話描寫了水仙子愛上了自己的倒影,無論他用盡甚麼方法去和他的倒影溝通,都於事無補,因為水仙子迷戀上的是自己的倒影,是一個沒有主體的客體 ( subjectless object ) 。心理學家認為自戀是一種普遍的原始現象,因為有了自戀的現象,才能產生客體的愛 ( object-love ) 。兒童性本能的衡突多在自身求得滿足,可稱謂「自體性慾」 ( auto-eroticism ) ,表現了原慾 ( libido ) 在自戀階段的活動。由此可知,主體的產生是因為自戀才得以成立。依據弗洛依德的講法,是指小孩未找到外在可投射原慾的對象前,先以自體性慾來愛自己。如果自我原慾不斷以自己作為感情投注的對象,而若這種行為持續的話,就形成自戀症 ( Narcissism ) 。弗洛依德又指出「當力必多 ( libido ) 的自我貫注超過一定量時,對自戀的超越便成為必需,強烈的自我中心防止患病,而欲阻止患病,最後的手段便是開始愛;若不能愛,挫折便必導致患病。」

心得感想


綠及渡邊是一直我很欣賞的人物,甚至他們的一些特質也是我一直在思索甚至模仿的對像。以村上春樹很多書來講其男主角都有一些特質,像生活很有品味、喜歡音樂、孤獨、喜歡嘗酒及容易與女孩子發生關係。


其實打從我從出生到大學畢後當兵前,我覺得我的腦袋都是空的,空有書上的知識,但確沒判斷的能力(重點是自己卻都沒自覺),直到在外島當兵時,才有較多的時間去越讀課外讀物,當我不經意的看到村上春樹的書時,被他那栩栩如生的風景、氣味甚至長相的描寫所吸引,讓我不禁感到羞愧,原本以為文字的描繪不就只能在那固定的框框中,殊不知翻譯過後的文字還能那麼美。在往下看,看到這些獨特的敘述及表達方式,不得不感嘆自己貧乏的思考力與薄弱的創造力。


説到綠及渡邊最感動我的特質就是堅持自己的想法,不因外在環境的影響依然擇善固執,如同我的座右銘,孟子說的「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那種不畏世俗流言堅持自我朝設定的目標邁進,雖然過程辛苦且費力,但我們可以看到渡邊身邊即使有這麼多歪斜的人與思想,但他仍堅持住並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我覺得人難免會不知所措迷失在自我及外在紛亂的環境,但渡邊在不依靠家人的協助勇敢的去探索,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同樣的,綠也是一個非常有勇氣的女孩子,她及她姐姐辛苦的照顧生病的爸媽,她不像其他的同學或朋友一到假日就出去玩而是選擇去醫院照顧他爸爸,一直到他爸爸去逝了,她和她姐姐才算是解脫一般可以過自己的人生,令人感到同情與難過的是這對姐妹搬到一間公寓住時,一開使他們覺得這全是夢,因為他們人生從來沒這麼輕鬆過。對一般人來說這只是在平常不過的事,但對他們來說這是最珍貴的禮物了。


同樣的,她們也面臨到世俗不解的流言,像他們的親戚對於他們在爸爸喪禮中沒有落淚這件事相當不解,殊不知他們倆為了照顧他們爸媽已經流光了眼淚,他們從不言苦也不請求他人協助,因此他們可以選擇他們所表達對父親愛的方式,並不需要其他從未歷經這段痛苦的人教他們如何表達對父親的愛,這是需要很大的勇氣與堅持的。堅信自己為自己而活就是綠的寫照,即使家裡這麼辛苦,但他依然表現活潑的一面並在苦中作樂,這樣的人生觀也是我一直想效仿的。


《挪威的森林》於1987年出版,到現在剛好滿二十年了,即使在2007年末重新再讀完一遍,這本書帶給我的衝擊依然是強烈且直達我內心深處的,我想這是一本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書,他所想傳達的想法並不會因為時間及社會的變遷而變質,因為他所要傳達的意念是明確且直接,即使社會及價值觀的改變也不會影響人那應堅持自己理念的初衷。



總結


這本書正是以日本60、70年代的學運作為背景。在當時時代不行的再前進,但在急劇變化、新舊交替的社會中,書中的主角感到迷惘、徬徨,他們希望時間是靜止的,使到他們不受干擾,就如水仙子一樣臨水自照,而不受干擾。可是時間是依樣前進。所以,他們害怕衰老,渴望青春常在,不想長大,永遠都是小孩子,而能保持純潔,不需進入成人的社會,也不用承擔社會的任何責任。他們明知道既不能改變現實環境,又不能適應現實,與外面的世界缺乏溝通,於是他們理想的建立,只是置在海市蜃樓中;渾然不知道他們的所謂理想,只不過是他們臨水自照的倒影而已。


以直子為例根據柯先生的說法她是因為受到愛情的挫折,而導致自戀。在故事中直子的青梅竹馬男朋友--KIZUKI,同時,又是渡邊的好友,忽然自殺,沒有理由,沒有先兆,也沒有遺書留下。這突如其來的轉變,使到直子受到很大的打擊;在心理層面來說,她原本投注在木月的對象力必多,被迫從外部世界撤回,而這些力必多轉向自我,形成自戀的性格。


加上書末有提到她的姐姐及弟弟也都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選擇了自殺,因此她從小就覺得自己不是一個正常的人,因此在書中她常提到歪斜或扭曲,由於自己的認知及過度的自戀讓她就像水仙子般的走向絕路。


另外永澤也是一個很明鮮的例子,根據克恩伯的說法認為:「自戀性格的最主要特徵是浮誇、極端的自我中心,明顯地對其他人缺乏關心及同情心,不管事實上,他們渴望獲得別人對他的羨慕和認同。」由於,初美與永澤這段情,初美要承受很大壓力,承受這種自虐式的戀愛。永澤對初美態度很傲慢,坦然承認跟其他女人鬼混,也表示「一夜情」的習慣,他仍然會繼續用它來解決性慾。初美雖然表示了小小的抗議,但到了最後還是是默默忍受。


無論初美怎樣遷就永澤,最後仍舊和永澤分手了,而且在永澤去了德國當外交官兩年後,她嫁給了另外一個人,但並不是她喜歡。兩年後,初美割腕自殺,如同水仙子的神話中的Echo一樣,因抵不住思念的痛苦,憂鬱而死。


另外綠是一個很特別的女孩,像其他網友講的綠是個開朗、大膽、任性、天真的女孩子,充滿想像力。與直子全然不同,雖然家裡也有些問題,但她選擇開朗的活下去。另外渡邊有著迷人的溫和力,他不是刻意彰顯的,默默的散發,是無意掀起的漣漪引起荷葉的顫抖,微乎其微的深入再深入。故事裡面的性是很單純的,滿足內心的渴望,奇妙的是,當肉體滿足引起一個男人心靈空虛和罪惡感的同時,另一個男人卻是成就感,視為能力。渡邊是個讓人驚奇的男人,不是因為他看大亨小傳或其他文學作品的關係,而是一個男人願意欣賞女人的皺紋時,已經是個驚嘆號了。


因此這本書是一本很特別的書,若敞開心胸去感受書中所帶給我們的感受,相信你會對自己的人生及周遭環境有全然不同的感受與看法,希望大家有機會可以閱讀這本驚奇的小說。